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7日
饲料投喂率和饲料类型对鳟鱼庄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文摘
此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定和为客户提供,早期(开口到投喂157天时)养殖阶段的最适投喂率/饲料形式。结果表明,鳟鱼庄的鱼可以适应比饲料厂家的投喂指南更高的投喂率。当投喂率是饲料厂家投喂指南投喂率的150%时,达到最大生长,并无饲料浪费。当投喂率为饲料厂家投喂率的130%时,具有更好的饵料系数,但增重比投喂率为150%时少14.5%。我们此项目第二个目的是确定,使用亲鱼的破碎饲料代替适合的颗粒饲料在试验过程中的有效性。使用适合的颗粒饲料比破碎料有更低的饵料系数和更高的积温生长系数,在试验结束时增重高73%。
试验时间:2019年1月4日开始,2019年6月10日结束。
试验鱼的遗传组:11月16 组(Hoodsport)
试验背景:
开始投喂对于虹鳟鱼的整个养殖周期十分关键。为了要达到我们鳟鱼的最大潜力,我们需要知道,在我们的养殖环境下,饲料投喂率/饲料类型。对于我们的客户,通过这一评估试验,以了解鳟鱼庄品系的鱼使用的投喂率和饲料类型可以有最快生长率和规格统一的生长。我们有些客户在开口投喂时,是使用亲鱼的破碎料来代替适合的颗粒料。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计
本试验的第一个目的是确定使用Bio-Oregon BI-VITA开口饲料的最佳策略。我们调整了在特定温度下,饲料厂家建议的投喂率(见附件)。我们使用三个投喂率,每个投喂率使用2个养殖缸做重复试验。投喂率在试验开始时为生产厂家投喂率的220%、200%和180%;2周以后,由于养殖缸内有明显的剩料现象,将投喂率减少为170%(高投喂率)、150%(中投喂率)和130%(低投喂率)。在此投喂率下,鳟鱼庄的鱼可以摄食比生产厂家建议的投喂率多出部分的饲料。每周按照5天投喂周期,来我们计算每周的饲料量。
本试验第二个目的是,因为有些客户选择使用破碎饲料来代替市场上的开口饲料,因此,在同样的投喂率之下,使用破碎9.5mm传统的亲鱼饲料进行投喂。当鱼长到大约3克体重(2019年4月29日),转换为1.2mm的饲料。
设置和检测策略
我们开始试验时,随机选取大约5000粒鱼卵(此项目是10月31日 2 SP批次鱼卵)。在孵化后,卵黄吸收完毕,400尾鱼苗分置于12个150升的养殖缸内。记录每缸初始生物量并设置相同的水流量。
每个一周的周一,称重每个养殖缸的总生物量,依次来设定投喂表。投喂表基于2周间隔的比生长速率(SGR)(特定时间段内的生长速度),此值一般是饲料生产厂家推荐投喂率,饵料系数为0.8时的比生长速率。
在试验期间内,每2周检测的重量用来计算鱼的规格、每组的饵料系数(FCR),每组的积温生长系数(TGC)。每日记录死亡数量和剔除鱼的量。
结果:
*备注:养殖缸B2 (适合颗粒饲料,低投饵率),在2019年1月3日周末,由于立管未设置合适,造成大量死亡。只有88尾鱼存留在此养殖缸内,由于养殖密度低,致使生长结果非常好,在其之后的数据未计于本试验。
适合颗粒饲料投喂率
生长曲线
生长速度在中等投喂率养殖缸内的鱼要在高投喂率养殖缸内的鱼之上。生长速度在低投喂率养殖缸内的鱼要略微低一些。此结果使我们相信中等投喂率(厂家指导投喂率的150%)为最适投喂率,此时会有最快速的生长。

图1:显示不同鱼体重使用开口饲料的投喂率。
饵料系数:
高投喂率在养殖缸内,会发现有未被摄食的饲料,此浪费的饲料对计算饵料系数是有负面影响。

图2:显示不同投喂率的平均饵料系数(FCR)。由于大量死亡事故,不包括B2号养殖缸数据。
积温生长系数:
饲料投喂率似乎对积温生长系数没有明显影响。

图3:显示每组平局积温生长系数(TGC)。不包括大量死亡的养殖缸 B2。
中等投喂率(150%)与厂家建议投喂率
看一下中等投喂率(150%)的平均生长表现与厂家建议投喂率的生长模型有着明显不同。投喂率为厂家建议投喂率的150%,鱼长到15.9克时,投喂率为厂家建议投喂率的鱼只有3.5克重。生长不同的百分比在129天时达到稳定,而后,由于养殖密度达到了20公斤/立方米。

图4:显示中等投喂率的鱼生长曲线与理论上使用厂家建议投喂率鱼生长模型的比较。红色曲线表示生长不同的百分比。
破碎饲料与适合颗粒饲料的比较:
生长曲线:
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投喂Bio-Vita开口饲料鱼的生长比投喂破碎饲料鱼的生长高72.8%。投喂157天时,投喂Bio-Vita开口饲料鱼的平均体重为15.38克,此时,投喂亲鱼破碎饲料的鱼的平均重量只有8.90克。

图5:显示在试验期内鱼的平均重量。每隔14天采集每一养殖缸内总生物量数据。不包括B2号养殖缸的数据。
每组的饵料系数(FCR):
在试验时间段内,使用Bio-Vita开口饲料的平均饵料系数(平均饵料系数=0.74)要低与使用亲鱼破碎饲料的平均饵料系数(平均饵料系数=0.88)。
4月29日,用适合的颗粒饲料替代了原先使用的破碎饲料,饵料系数机乎立即就有了变化。

图6:显示每2周以重量为基础的饵料系数(FCR)。注意第三点数据,FCR十分接近。这可能是当时在TSP水族试验室的水温变低有关。
每组的积温生长系数(TGC):
投喂Bio-Vita开口饲料的积温生长系数(TGC)高于投喂亲鱼破碎饲料。当破碎亲鱼饲料时,其粒径很难与Bio-Vita的#1和#2饲料粒径相吻合。这应该可以部分地解释在4月29日之前TGC的不同。在鱼从亲鱼破碎饲料转换成合适粒径饲料后,积温生长系数(TGC)显示出适口性的优势。

图7:显示投喂标准开口饲料养殖缸和投喂破碎饲料养殖缸的平均积温生长系数(TGC)。
存活率:
在157天投喂试验期间,所有组都显示出≥90%的存活率。尽管投喂破碎饲料的存活率略高于投喂高投喂率和中等投喂率在此期间的存活率;方差分析(χ2 test)显示饲料形式和存活率在157天内是相互独立的(p = 0.9891)。

图8:显示157天内的存活率数据。不包括B2号养殖缸的数据。
综述/结论
开口饲料的投喂率:
最适投喂率似乎要高于厂家建议投喂率。对提高厂家建议投喂率提高30%、50%和70%对生长曲线有很大影响,对于饵料系数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此研究显示使用开口饲料,投喂率是厂家建议投喂率的150%时,有最好的生长表现。
亲鱼破碎饲料与Bio-Vita开口饲料比较:
虽然破碎饲料与正常开口饲料相比要便宜,但是,此试验表明,正常开口饲料能够提供更好的生长,能有效的饵料系数(FCR),和此实验室条件下最大地利用了资源和设施,以及时效。
Appendix

饵料系数(FCR):
FCR= 〖Wt〗_Feed/(〖Wt〗_Final- 〖Wt〗_Initial )
积温生长系数:
TGC= (∛(〖Wt〗_Final )-∛(〖Wt〗_Initial ))/(Days x Temp(℃))
比生长率:
SGR= SFR/FCR×100
SFR = 比投饵率F
FCR = 饵料系数
最终重量(用以推测饲料投喂表所能生产的鱼体重):
〖WT〗_Final=〖WT〗_Initial×e^((SGR/100)×Days)
Average Wt=